目次
- 历史学研究
象牙塔里的家国之声—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生论坛会议综述
赵静怡2+229- 喜饶尼玛;李双165-171
新中国初期的社会调查与民族工作——以广西少数民族社会调查为中心
方素梅172-179- 张永帅180-187
- 彭福荣188-202
- 盘应福203-208
- 吴世旭209-215
- 卢梅216-221
- 夏吾端智222-228
- 特色栏目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
变动世界中的选择性、多样性与包容性——兼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个文化转型维度
赵旭东1-12- 都永浩;王禹浪13-26
- 贾伟;郭远27-34
- 凌富亚;蒲佳丽35-39
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与经验探析——基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调查
马欣40-45- 民族学研究
- 唐伟华46-52
- 刘吉昌;朱书敏;金炳镐53-60
- 缪文卿;王秀荣61-69
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——以青海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例
唐仲山70-75民族村社基层治理体系中的角色与结构特征分析——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基层公共治理为例
马东亮;李睿76-80伊斯兰婚姻文化的传承与变迁——以突尼斯“麦亥尔”聘礼的法律与实践为例
朱文珊81-88- 杨姗姗89-96
社交媒体使用与跨国流动女工的文化适应——基于中越边境云南河口镇的考察
叶春丽;徐开彬97-103- 人类学研究
- 田广;刘瑜104-112
论拉萨“藏回”/“甲卡切”(“■”)群体族群认同与族群定位的历史嬗变
王蓓113-122- 雷庆锐123-127
宗族研究范式的转型:从弗里德曼的古典范式到新古典结构—功能论
刘仕刚128-133- 石伟;董国礼134-140
- 陈明丽141-147
紧急状态中民族习惯法的“出场”与“调适”——基于风险社会学与系统论的质性研究
沈赏;张平148-157- 薛才玲;牛义然;艾力乃再尔·艾尼瓦尔;钟新158-164